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森林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6
作者
李璐
史志华
朱惇
蔡崇法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森林覆盖变化; 典范对应分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1980、1990、2000年LANDSATMSS/TM/ETM+遥感影像为主信息源,辅以DEM、植被分布图、土地利用图、气象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对该区域20年来森林覆盖的动态变化和区域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林地分布及其变化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区1980、1990、2000年林地面积分别为67631、61635、65051 km2,斑块数依次为41790、71276、69632个,平均斑块面积为1.62、0.86、0.93 km2,呈破碎化趋势;林地分布主要由海拔、降雨和坡度等因素决定,而林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海拔、坡度和人口。
引用
收藏
页码:1049 / 10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地理环境因素对伊洛河流域森林景观的影响 [J].
丁圣彦 ;
梁国付 .
地理研究, 2007, (05) :906-914+1071
[2]   南水北调工程及其生态安全:优先研究领域 [J].
张全发 ;
苏荣辉 ;
江明喜 ;
李思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2) :217-221
[3]   广西河池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典范对应分析 [J].
孔祥丽 ;
王克林 ;
陈洪松 ;
张继光 ;
张明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1) :131-140
[4]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 [J].
沈泽昊 ;
张全发 ;
岳超 ;
赵俊 ;
胡志伟 ;
吕楠 ;
唐园园 .
地理学报, 2006, (06) :633-644
[5]   三峡库区乐天溪流域生态修复效果的遥感监测研究 [J].
史志华 ;
王天巍 ;
蔡崇法 ;
赵春华 ;
杨开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3) :473-480+503
[6]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植物群落分布的环境与空间因素分析 [J].
张文辉 ;
卢涛 ;
马克明 ;
周建云 ;
刘世梁 .
生态学报, 2004, (03) :552-559
[7]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J].
邱扬 ;
傅伯杰 ;
王军 ;
陈利顶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1) :20-29
[8]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与气候的关系 [J].
李斌 ;
张金屯 .
生态学报, 2003, (01) :82-89
[9]   近20年来关于森林作用研究的进展 [J].
孙惠南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5) :407-412
[10]   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陕西延安地区大南沟流域为例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王军 .
地理科学, 2001, (01) :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