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与西太平洋海水的交换:氧、氦同位素证据

被引:3
作者
任建国
王先彬
机构
[1] 厦门大学海洋系!福建厦门
[2]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关键词
西太平洋; δ18O; δ3He; 分布; 混合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4.24 [];
学科分类号
070702 ;
摘要
研究了西太平洋海域 (7°~ 2 6°N ,1 2 2°~ 1 30°E)不同深度海水的氧、氦同位素组成和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巴士海峡附近海域几个深度上δ18O等值线均向东弯曲 ,δ3He等值线也出现了类似的分布特征 ,可能反映了南海海水与黑潮水的混合作用 .氧、氦同位素的研究结果为南海海水通过巴士海峡侵入了西太平洋提供了地球化学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吕宋海峡纬向海流及质量输送 [J].
刘秦玉 ;
杨海军 ;
李薇 ;
刘倬腾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2) :1-8
[2]   黑潮水入侵南海的水文分析──Ⅱ.1994年8—9月期间的观测结果 [J].
许建平 ;
苏纪兰 .
热带海洋, 1997, (02) :1-23
[3]   1994年夏季南海东北部海水氧同位素分布特征 [J].
洪阿实 ;
洪鹰 ;
王庆春 ;
柯经堂 ;
黄耀生 ;
刘燕 .
热带海洋, 1997, (02) :82-90
[4]   南海东北部海域次表层水与中层水之流径 [J].
王胄 ;
陈庆生 .
热带海洋, 1997, (02) :24-41
[5]   热带西太平洋海水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初步研究 [J].
洪阿实 ;
王明亮 ;
高仁祥 ;
洪鹰 .
海洋与湖沼, 1994, (04) :416-421
[6]  
西太平洋上层海水的氦同位素分布[J]. 任建国,王先彬.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