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中国省域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时空耦合及驱动力

被引:65
作者
赵传松
任建兰
陈延斌
刘凯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产业; 区域发展; 耦合协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全域旅游是"十三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也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本文尝试构建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中国31个省区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综合水平及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分析了影响耦合协调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发现:(1)2001—2015年各省区旅游产业和区域发展综合水平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二者阶段间及内部发展存在差异。旅游产业发展西部增速明显高于中东部地区,省际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趋势,并趋于均衡发展;区域发展速度整体低于旅游产业发展,省际差异呈扩大趋势,空间格局呈现"东-中-西"梯度分布。(2)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呈不断上升态势,省际差异逐步缩小,总体从失调范围进入协调范围,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进入初级协调阶段。(3)耦合协调空间格局呈现全局正自相关特征,但波动变化明显,空间相关性不显著。局部空间格局演化特征明显,HH和LL区域处于持续集聚阶段,空间范围逐步扩大,HH区域重心逐渐向长三角、珠三角转移,LL区域趋于由西南向西北地区集中;HL和LH区域处于持续离散阶段,空间异质性明显,且范围逐步缩小。(4)影响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其驱动力作用强度按市场带动、投资拉动、环境倒逼和经济驱动依次递减。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旅游产业基础质量与旅游经济发展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 [J].
徐翠蓉 ;
张广海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2 (04) :115-125
[3]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中美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徐帅 ;
赵宁曦 ;
刘培学 ;
张建新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02) :105-114
[4]   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为例 [J].
周成 ;
冯学钢 ;
唐睿 .
经济地理, 2016, 36 (03) :186-193
[5]   生态文明视角下山东省人地关系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J].
程钰 ;
任建兰 ;
徐成龙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11) :121-127
[6]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吉林省人口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J].
庞瑞秋 ;
腾飞 ;
魏冶 .
地理科学, 2014, 34 (10) :1210-1217
[7]   吐鲁番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J].
张玉萍 ;
瓦哈甫哈力克 ;
党建华 ;
邓宝山 ;
王冉 .
人文地理, 2014, 29 (04) :140-145
[8]   中国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25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J].
张攀 ;
杨进 ;
周星 .
经济管理, 2014, 36 (06) :116-126
[10]   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J].
方叶林 ;
黄震方 ;
段忠贤 ;
王坤 .
经济地理, 2013, 33 (12) :19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