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两性霉素B及其新型制剂的合理应用
被引:11
作者
:
陈瑞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北京
陈瑞玲
赵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北京
赵志刚
机构
: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北京
来源
:
中国药学杂志
|
2005年
/ 20期
关键词
:
新型制剂;
游离药物;
脂质体;
自由药物;
质量浓度;
脱氧胆酸;
高剂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
100602 ;
100706 ;
摘要
:
<正>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艾滋病患者的日渐增多,真菌感染问题日渐突出。然而,迄今对内脏真菌病有效,即治疗多数致命性全身真菌病的抗生素最有效的是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 AmB)。AmB属多烯类抗真菌药,对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青霉菌等都有很强的抗菌活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成为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尽管AmB有广谱和很强的抗真菌活性,但其不良反应严重,特别对肾脏的毒性大。为了减轻其不良反应的改进已取得较好的成效,相继有不同的脂质体制剂问世。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新编药物学.[M].陈新谦;金有豫 主编;汤光等 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
1
→
共 1 条
[1]
新编药物学.[M].陈新谦;金有豫 主编;汤光等 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