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击剑队运动员大脑处理信息能力诊断及个性化心理调控对策

被引:8
作者
胡咏梅 [1 ]
张忠秋 [2 ]
徐红 [3 ]
机构
[1] 不详
[2]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健康教育系
[3] 不详
[4]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5] 天津医药心理咨询协会
[6] 不详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脑像图; 击剑; 运动员; 大脑处理信息能力; 个性心理调控;
D O I
10.16470/j.csst.2008.03.005
中图分类号
G885 [击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中国击剑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重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借助脑像图技术(EE- QG)诊断运动员大脑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并依此制定重点运动员的个性化心理调控对策。结果显示:左前、右前脑是中国击剑队运动员双侧脑匹配中的典型模式;运动等级、性别、剑种和训练年限4因素对运动员大脑整体处理信息的能力无影响;运动员脑功能主要技术参数匹配模式包括3种,Ⅰ型占比例最高(55.5%),Ⅱ型占比例为25%,Ⅲ型占19.5%;2006年国际剑联排名积分列前10位的6名运动员脑像图主要技术指标匹配模式涉及Ⅰ、Ⅱ和Ⅲ型各两人。单一脑功能技术指标高低不能决定大脑整体处理信息能力,技术指标协调匹配才能发挥脑的潜能,高效率处理信息。针对2008年奥运会冲击奖牌重点运动员脑功能匹配模式特点提出3类个性化心理调控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优秀击剑运动员脑象图特征 [J].
胡咏梅 ;
张忠秋 ;
徐红 ;
杨俊丽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4) :26-30
[2]   脑象图与临床应用 [J].
闫宝云 .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6, (01) :35-44
[3]   运动员脑象图与智力IQ的相关研究 [J].
吕雅君 ;
马启伟 ;
李安格 ;
王德 ;
吴中量 ;
黄辅周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1, (04) :20-22
[4]   击剑运动员选材浅谈 [J].
李林根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1996, (03) :42-43
[5]   对击剑比赛中“扬己”与“抑他”战术运用的分析 [J].
马乾美 .
安徽体育科技, 1996, (03) :32-34
[6]   脑象图的混沌美及其应用 [J].
王德堃 .
自然杂志, 1992, (07) :483-489+2
[7]   脑波判读中流失了什么?——脑心编码与精神势态的表述 [J].
王德堃 .
自然杂志, 1991, (02) :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