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条锈菌新小种条中30、31号的研究

被引:35
作者
王凤乐
吴立人
徐世昌
金社林
贾秋珍
袁文焕
杨家秀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3]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
[4]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北京
[5] 北京
[6] 北京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生理小种; 致病性; 毒性基因;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1996.01.009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病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了1991年以来对新小种条中30、31号鉴定与致病性的研究。继1991年发现对绵阳系成株小麦有致病力的、对Hybrid46有毒的新致病类型91—1,1993年又发现了新的致病类型93—1。根据它们对我国鉴别寄主的反应,命名为条中30、31号。与条中28、29号相比,新小种具有更宽毒性基因组成和更高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值,它们对我国生产品种、高代品系和重要抗源有更广的致病范围。证实两个新小种的出现和发展是绵阳系小麦抗条锈变异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对新小种抗病育种和流行预测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