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奈瑟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性及耐药基因

被引:11
作者
王蓓
王长娴
糜祖煌
凌健华
机构
[1]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2] 无锡市克隆遗传技术研究所
[3] 香港中文大学微生物学系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大观霉素; 耐药性; 16S核糖体核糖核酸;
D O I
10.19460/j.cnki.0253-3685.2005.05.009
中图分类号
R759 [性病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淋病奈瑟菌对大观霉素耐药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临床分离的95株淋病奈瑟菌进行大观霉素敏感性测定,根据结果对耐药菌株和部分敏感菌株进行PCR扩增核苷转移酶、16S核糖体核糖核酸(16SrRNA)等特异基因片段,并对后者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根据最小抑菌浓度(MIC),95株淋病奈瑟菌对大观霉素的敏感率、中度敏感率及耐药率分别为94.7%(90/95)、4.2%(4/95)和1.1%(1/95)。未检测出核苷转移酶ANT基因,对耐药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时发现其相当于大肠杆菌的第1192位发生了C→T的突变。结论大观霉素仍为目前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但已出现耐药株,应引起重视。淋病奈瑟菌对大观霉素的耐药与16SrRNA的突变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40 / 34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1993~2000年分离淋球菌的流行病学和细菌学特征 [J].
叶顺章 ;
王千秋 ;
苏晓红 ;
尹跃平 ;
戴秀芹 ;
孙厚华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2) :41-44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产生的机制及对策 [J].
胡仪吉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2002, (03) :142-144
[3]  
Spectinomycin resistance in Neisseria spp. due to mutations in 16S rRNA. Galimand M,Gerbaud G,Courvalin P.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