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涵水量估测及空间分析

被引:3
作者
李明阳 [1 ]
吴军 [2 ]
时宇 [1 ]
余超 [1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森林土壤; 水源涵养; 估测; 空间分析; 武夷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2003年24块固定样地数据、2003年生态定位站气候观测数据、2003年10月5日Landsat TM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采用INVEST模型,对区域内的森林土壤涵水量进行估测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研究区森林土壤平均涵养水源深度为204.135 mm,土壤涵养水源总量为10 518.72万m3;2003年森林土壤涵水深度呈空间聚集型分布,随着海拔的降低、人为干扰活动的增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森林土壤涵水深度的空间聚集性减弱、破碎化趋势增强;森林土壤涵水深度较高的林分位于海拔较高、坡度较陡、土壤湿度较大、植被生长状况较差的立地;森林土壤涵水深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从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带状分布趋势;森林土壤涵水深度与海拔、坡度、土壤湿度指数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206 5、0.629 5、0.357 0,表明森林土壤涵水深度与3个因变量呈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多尺度内涵、过程及计量方法 [J].
王晓学 ;
沈会涛 ;
李叙勇 ;
景峰 .
生态学报, 2013, 33 (04) :1019-1030
[2]   重庆市四面山典型林分土壤饱和导水率研究 [J].
王贤 ;
张洪江 ;
程金花 ;
张焜 ;
孙龙 ;
马西军 .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2) :29-34
[3]   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及其计量方法 [J].
张彪 ;
李文华 ;
谢高地 ;
肖玉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3) :529-534
[4]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J].
陈东立 ;
余新晓 ;
廖邦洪 .
世界林业研究, 2005, (01) :49-54
[5]   谈武夷山保护区与水资源保护 [J].
李荣禄 .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2) :32-34
[6]   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核算研究 [J].
姜文来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34-36+40
[7]   北京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初步研究 [J].
余新晓 ;
秦永胜 ;
陈丽华 ;
刘松 .
生态学报, 2002, (05) :783-786
[8]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初探 [J].
周广胜,张新时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5, (03) :193-200
[9]  
武夷山主要类型常绿阔叶林结构与功能特征的研究[D]. 任引.南京林业大学. 2008
[10]  
基于能值分析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 孙洁斐.福建农林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