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药物诱发白内障时间生物学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李忠仁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研究所!江苏
关键词
白内障/针灸疗法; 时间治疗学; 晶体/化学; 过氧化脂质类/分析;
D O I
10.13703/j.0255-2930.1999.09.034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采用L Buthionin (S·R) Sulfoximine(BSO)造模药物 ,诱发新生幼鼠形成白内障。并择日、择时对对照组、药物组、针刺加药物组同步进行研究并探索其与晶状体过氧化脂质 (LPO)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提示 ,BSO的致障率以辰时较高 (1 0 0 0 % ) ,戌时略低。药物诱发的晶体高LPO水平也同步相应改变 (P <0 0 1 )。药物加针刺组中 ,辰时致障率为 3 3 3 % ,戌时为 2 1 3 %。由药物BSO诱发的晶体高LPO含量针刺后显著下降并与不同日、时辰抑障疗效相当 (P <0 0 0 1 )。可见时辰针灸具有显著抑制BSO诱发白内障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昼夜节律对针刺抗实验性胃溃疡形成的影响 [J].
程霞 .
针刺研究, 1992, (02) :117-122
[2]   针刺治疗中风高过氧化脂质血症的临床研究 [J].
李忠仁 ;
陆念祖 ;
盛灿若 ;
胡葵 ;
周海燕 ;
王肖曼 ;
杨素琴 ;
赵春 ;
陈正芳 ;
邱茂良 .
上海针灸杂志, 1991, (01) :18-20
[3]  
临床治疗学研究与应用集成.[M].胡剑北;李济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