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对扁蓿豆的脯氨酸含量和POD、SOD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31
作者
李小安 [1 ]
周青平 [2 ]
机构
[1] 青海大学生物科学系
[2]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
关键词
扁蓿豆; 低温胁迫; 脯氨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D O I
10.13901/j.cnki.qhwxxbzk.2009.01.017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在不同的低温条件下(15℃,0℃,-10℃,-15℃),以扁蓿豆(盐池扁蓿豆、青藏扁蓿豆、内蒙古直立型扁蓿豆、青海匍匐型扁蓿豆和吉林扁蓿豆)5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扁蓿豆幼苗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强,5个品种扁蓿豆幼苗叶片内SOD、POD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酶活性下降后仍能维持高于对照的酶活性水平;游离脯氨酸绝对含量逐渐增加,从而证明扁蓿豆是通过维持较高水平的SOD、POD酶活性和提高脯氨酸绝对含量等保护机制来适应低温胁迫,减轻低温伤害,通过比较表明青藏扁蓿豆和盐池扁蓿豆的抗寒性较强。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结缕草属(Zoysia spp.)植物抗寒性评价 [J].
李亚 ;
谢晓金 ;
宣继萍 ;
刘建秀 .
草地学报, 2003, (03) :240-245
[2]   植物抗寒冻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J].
周丽英 ;
杨丽涛 ;
郑坚瑜 .
植物学通报, 2001, (03) :325-331
[3]   植物抗寒机理研究进展 [J].
沈漫 ;
王明庥 ;
黄敏仁 .
植物学通报, 1997, (02) :2-9
[4]   用不同方法处理后直立型扁蓿豆种子的发芽效果 [J].
徐成体,德科加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6, (06) :4-6
[5]   扁蓿豆光合生态特性的研究 [J].
戚秋慧 .
草地学报, 1996, (02) :110-115
[6]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抗寒性的研究 [J].
由继红,杨文杰,李淑云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2) :102-105
[7]   十种扁蓿豆生态型的研究 [J].
杨青川,耿华珠,孙彦 .
草业科学, 1995, (01) :13-16
[8]   草坪植物的逆境效应及质量评定标准研究报告 [J].
王钦 .
草业科学, 1993, (04) :48-53
[9]   植物抗寒指标的种类及其应用 [J].
王荣富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7, (03) :49-55
[10]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合生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