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教师的责任担当

被引:3
作者
黄元国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
责任伦理; 大学教师; 价值担当; 教学担当; 学术担当;
D O I
10.15995/j.cnki.llxyj.2016.03.022
中图分类号
G645.1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康德认为,基于道德意愿和道德自律而产生的行为,才真正具有道德价值。责任意识是道德人格的核心要素,有所担当是人存在的内在依据,这是责任伦理的核心所在。大学教师作为大学生活世界中的传授者,学者和研究者,承担知识弘扬、智慧弘扬和德性弘扬的独特使命。作为高校群体道德人格的代表,大学教师应具有价值担当、教学担当和学术担当。其价值担当表现在教会学生热爱生命,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教学担当表现在教师应以渊博学识和精湛教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学术担当表现在作为学者的大学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同时要为未来的学者们引路,使他们能有所收获,有所启迪。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J].
王泽应 .
伦理学研究, 2015, (01) :6-10
[2]  
人学视域中的韦伯思想解读 [J]. 王善英.&nbsp&nbsp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3)
[3]   现代人的价值处境与“责任伦理”的自觉 [J].
贺来 .
江海学刊, 2004, (04) :41-46
[4]   “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 [J].
钟启泉 .
全球教育展望, 2002, (01) :34-38
[5]  
大学卓越教学研究[D]. 黄元国.湖南师范大学. 2014
[6]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 康德, 2012
[7]  
体知儒学[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杜维明, 2012
[8]  
大学教师的道与德[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徐弢, 2009
[9]  
理想国[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古希腊) 柏拉图, 2009
[10]  
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德) 包尔生 (Paulsen,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