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地区变质基底新认识及其原岩归属的对比研究

被引:13
作者
章邦桐,胡恭任,王湘云,陈培荣,倪琦生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相山地区变质基底,新元古期变质岩,微量元素比值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相山北部首次发现十字石片岩及堇青石片岩。根据随变质作用增强而出现的新变质矿物,将相山变质岩基底划分为绢云母千枚岩带、黑云母片岩带、铁铝榴石片岩带和十字石片岩带。获得相山地区黑云母片岩-十字石片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值为719Ma,斜长角闪片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值为726.6Ma,表明相山基底变质岩属新元古期变质岩而不是加里东期变质岩。提出并采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比值聚类分析方法,确认相山地区变质岩原岩不属震旦系,而与华夏地块(古陆)的陈蔡群相当。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华南相山铀矿田成矿条件及发展前景 [J].
沈锋,陈然志,李方 .
铀矿地质, 1995, (05) :257-265
[2]   关于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规律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J].
俞时清 ;
邸瑞姞 .
铀矿地质, 1993, (02) :90-96
[3]  
一个破火山口地质及铀矿化特征[J]. 放射性地质. 1981(06)
[4]  
武夷及其邻区变质基底与构造格局[M]. 地质出版社 , 徐达忠等 著, 1995
[5]  
华南东部陆壳演化与铀成矿作用[M]. 原子能出版社 , 章邦桐等著, 1993
[6]  
地球化学中的多元分析[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胡以铿编著, 1991
[7]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M]. 地质出版社 , 江西省地质矿产局 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