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3 条
明清时期乡村社会治理的空间机制——基于领域性视角
被引:19
作者:
程朋飞
[1
,2
]
刘云刚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中山大学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领域性;
乡村社会;
空间治理;
乡绅;
明清时期;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1.005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K248 [明(1368~1663年)];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从地理学视角看,乡村治理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乡村空间权属和空间权力的配置,即领域化和再领域化。本文从当代乡村治理的问题出发,运用领域理论分析明清时期乡村治理中的空间—社会关系及其领域化机制。研究表明:县级政府构建的行政领域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治理,乡绅主导构建的社会领域基于乡村特征划定边界和提供公共物品并部分替代了行政领域,其具体领域化机制为家族—宗族—乡族三级治理体系。本文认为明清时期乡村治理存在多元领域,行政领域与社会领域通过有效的协调机制相互补充使乡村治理更有效。乡村治理应注重对当地社会领域和市场领域的培育,同时增强行政领域治理的有效性及其与其他领域的协调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6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