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11
作者
谢丹平
机构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生物修复; 影响因素; 降解率;
D O I
10.14034/j.cnki.schj.2006.04.026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本文概述了影响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修复处理的多种因素,对石油污染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菌种的影响,菌种在不同的环境中和对不同碳链长度的碳氢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的降解效率;石油物质本身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如石油物质在水体或土壤中的浓度以及石油的粘度、沸点、折射率等特性;生存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接种入高效率的降解菌或利用土著微生物进行降解时,降解率受到生存环境中各种条件的影响,如表面活性剂、光照条件、吸附剂的利用、营养盐、共代谢底物、氧气、温度、盐度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表面活性剂对不同石油降解菌除油影响的研究 [J].
张丽芳 ;
姜承志 ;
李东辉 .
沈阳工业学院学报, 2001, (04) :79-83
[2]   环境生物技术 [J].
陈坚 ;
任洪强 ;
堵国成 ;
李寅 ;
伦世仪 .
生物工程进展, 2001, (05) :18-22
[3]   湄洲湾天然菌群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 [J].
陈碧娥 ;
郭厚宝 ;
苏荣西 ;
苏锦波 .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182-186
[4]   表面活性剂对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 [J].
魏德洲 ;
秦煜民 .
东北大学学报, 1998, (02) :18-20
[5]   陆地石油污染生物降解技术的进展 [J].
郑远扬 .
油气田环境保护, 1994, (01) :30-35
[6]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M].张从;夏立江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7]  
有机化工废水治理技术.[M].乌锡康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8]  
微生物学教程.[M].周德庆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