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马寨镍矿区煌斑岩40Ar-39Ar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17
作者
管涛
黄智龙
许成
张振亮
严再飞
陈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煌斑岩; 40Ar/39Ar定年;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 白马寨; 云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云南白马寨镍矿区煌斑岩全部为云煌岩。两个样品的40Ar/39Ar定年结果分别为32.46±0.62Ma和32.01±0.60Ma,表明矿区煌斑岩为哀牢山断裂带新生代早期高钾岩浆活动的产物。在化学组成上,矿区煌斑岩具有高M值[100×Mg/ (Mg+Fe2+)](67.42~86.35)、高ALK(K2O+Na2O为7.01%~9.81%)、富钾(K2O/Na2O为1.66~2.64)、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Sr、Rb、Ba等)和LREE、明显的Ta、Nb、Ti负异常的特征。Sr-Nd同位素具有高(87Sr/86Sr)0比值(0.70625~0.70912)和低εNd (-5.22~-3.68)的特征,位于EM1和EM2地幔端元之间,有更靠近EM2的趋势。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区煌斑岩的源区为交代富集地幔,进一步判别表明源岩处于尖晶石相方辉橄榄岩和石榴石相二辉橄榄岩的混合线上,以尖晶石相方辉橄榄岩为主。源区交代富集的矿物既有金云母,也有角闪石。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橄榄石+斜长石±磷灰石±铁钛氧化物的结晶分异。岩浆形成于大陆弧的构造背景,俯冲的陆壳和古特提斯洋壳对富集的源区均有贡献。白马寨镍矿区煌斑岩和哀牢山断裂带新生代早期其它高钾岩浆岩具有相近的年代、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源区,受控于相同的构造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873 / 8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滇西岩石圈地幔域分区和富集机制:新生代两类超钾质火山岩的对比研究 [J].
夏萍 ;
徐义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12) :1118-1128
[2]   藏东及邻区钾玄岩系岩石云母特征及其岩石学意义 [J].
谢应雯 ;
梁华英 ;
张玉泉 .
岩石学报, 2002, (02) :205-211
[3]   滇西新生代超钾质煌斑岩的元素和Sr-Nd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岩石圈地幔组成的制约 [J].
李献华 ;
周汉文 ;
韦刚健 ;
刘颖 ;
钟孙霖 ;
罗清华 ;
李寄嵎 .
地球化学, 2002, (01) :26-34
[4]   云南硫化物型铜镍和铂族矿床 [J].
邓家藩 .
云南地质, 1999, (01) :23-36
[5]   云南洱海东部新生代高钾碱性岩浆岩痕量元素特征 [J].
谢应雯 ;
张玉泉 ;
钟孙霖 ;
李献华 .
岩石学报, 1999, (01) :76-83
[6]   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岩石特征与成因 [J].
邓万明 ;
黄萱 ;
钟大赉 .
地质科学, 1998, (04) :31-44
[7]   滇西洱海东第三纪超K质火成岩系的Nd-Sr-Pb同位素特征与西南大陆地幔演化 [J].
朱炳泉 ;
张玉泉 ;
谢应雯 .
地球化学, 1992, (03) :201-212
[8]   印度与欧亚板块东部碰撞边界——腾冲火山岩的Nd-Sr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研究 [J].
朱炳泉 ;
毛存孝 .
地球化学, 1983, (01) :1-14
[9]  
横断山区花岗岩类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张玉泉等 著, 1995
[10]  
Age and origin of magmatism along the Cenozoic Red River shear belt, China[J] . Lian-Sheng Zhang,Urs Sch?rer.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