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轮作FACE系统平台Ⅰ.系统结构与控制

被引:109
作者
刘钢
韩勇
朱建国
冈田益己
中村浩史
吉本真由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实验室,日本东北农业研究中心,日本东北农业研究中心,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南京,南京,南京,Mori
关键词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 稻麦轮作; 系统平台结构和控制;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2.0290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稻麦轮作水稻田建立FACE系统 (Free AirCO2 Enrichment) ,即CO2 浓度的控制和监测系统平台 .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平台的CO2 浓度进行监测控制 ,根据大气中的CO2 浓度、风向、风速 ,作物冠层高度的CO2 浓度及昼夜等因素的变化调节CO2 气体的释放速度及方向 ,实现FACE圈的CO2 浓度高于周围大气CO2 浓度 2 0 0 μmol·mol-1.试验表明 ,影响控制精度的主要因素有风速、作物和土壤呼吸作用和扩散层高度 .经过控制方程参数调整 ,在白天 ,控制精度达到 80 %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白天达到 83% ,夜晚为6 8% .FACE圈内的CO2 分布基本均匀 .平均CO2 设置浓度白天为 5 5 7mol·mol-1,晚上为 6 0 8mol·mol-1.圈内CO2 浓度分布基本上沿放气管对称分布 ,由边沿向中心逐步降低 .2 0 0 1年水稻生长季节平均控制精度 (TAR)达到白天 1.0 3和晚间 1.0 9.
引用
收藏
页码:1253 / 1258+1235 +1235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