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减排成本与中国环境税改革

被引:132
作者
陈诗一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环境税改革; 工业碳税; 边际减排成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42 [税收];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从促进减排和低碳转型的角度看,在确定碳税税率时,其大小要足以影响和改变排放者的行为,才能体现环境税的制度价值。短期而言,可以执行无差别的碳税政策;长期来看,碳税税率应适当调高,且因行业而异。征收碳税在短期会对工业产出造成负面影响,但影响幅度很小;征收碳税促进碳强度减排的作用明显,有利于2020年实现国家承诺的40%—45%的碳强度减排指标。对某些重化工行业,仅靠征收碳税不足以降低碳强度,应辅之以其他环境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100+222 +222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基于增长视角的中国最优碳税研究 [J].
姚昕 ;
刘希颖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48-58
[2]   环境税经济效应研究:一个趋于全面分析框架的尝试 [J].
司言武 .
财贸经济, 2010, (10) :51-57
[3]   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战略调整 [J].
林伯强 ;
姚昕 ;
刘希颖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1) :58-71+222
[4]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子价格: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J].
涂正革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1) :259-282
[5]   碳预算方案:一个公平、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 [J].
潘家华 ;
陈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83-98+206
[6]   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 [J].
张军 ;
陈诗一 ;
Gary HJefferson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4-20
[7]   中国独立型环境税方案设计研究 [J].
王金南 ;
葛察忠 ;
高树婷 ;
严刚 ;
董战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2) :69-72
[8]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
[9]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碳税政策研究 [J].
王金南 ;
严刚 ;
姜克隽 ;
刘兰翠 ;
杨金田 ;
葛察忠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01) :101-105
[10]   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范式的设计与阐释 [J].
李金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1) :84-9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