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由美国次债风波生发

被引:1
作者
刘灿
吴垠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
[2]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次债金融危机; 价值规律; 宏观调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3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美国次债市场信贷失衡风波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金融资本无限的逐利行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能继起所造成的。它既是信贷体系过度扩张的产物,而且也受到各国产业资本利润率普遍下降规律的客观约束,同时还表现出突发性极强且不易根除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应当首先使我国国内的经济处于一种平衡、稳定和科学的增长态势之中,然后再辅以恰当的对外宏观调控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如何酿成的 [J].
何帆 ;
张明 .
求是, 2007, (20) :62-63
[2]   2007:十字路口的全球经济金融 [J].
朱民 .
经济导刊, 2007, (01) :27-29
[3]   深化金融改革 改善金融监管 推动金融和经济协调发展 [J].
成思危 .
中国流通经济, 2006, (10) :4-7
[4]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 [J].
林毅夫 .
经济学(季刊), 2003, (03) :989-1004
[5]  
资本的生产力效率假说[M]. - 商务印书馆 , 吕炜著, 2005
[6]  
全球政治经济学[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罗伯特·吉尔平(RobertGilpin)著, 2003
[7]  
中行工行建行次贷浮亏俩月增百亿元 .2 张载. http//finance.sina.com.cn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