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周期关键分子标记物在HPV阳性宫颈癌中的表达

被引:4
作者
刘继红 [1 ]
黄鹤 [1 ]
黄欣 [1 ]
曾木圣 [1 ]
李巍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传染病学系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人; 宫颈肿瘤; 蛋白; 细胞周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子宫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作用位点的各种细胞周期蛋白在宫颈癌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73例HPV16阳性的宫颈鳞癌癌组织标本,其中35例来自澳大利亚,38例来自中国。采用半定量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pRb、p16INK4A、p21CIP1/WAF1、p27KIP1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国组较澳大利亚组进展期宫颈癌(>Ⅱa期)患者为多(P=0.007)。澳大利亚组宫颈癌组织p53的阳性表达率及pRb、p21和p27的上调率分别为3%、56%、63%和34%,中国组分别为23%、89%、97%和89%,两组癌组织中上述四种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6和cyclin D1的上调率在澳大利亚组分别为97%和3%,在中国组分别为和100%和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资料合并,p53总的阳性表达率为13%,pRb、p16、p21、p27和cyclinD1总的上调率分别为74%、99%、81%、63%和7%。结论HPV16阳性的宫颈癌明显存在pRb、p16、p21和p27的过度表达,而中国组宫颈癌p53阳性表达率和pRb、p21、p27的过度表达率比澳大利亚组明显增高,这提示HPV诱导宫颈癌的分子学途径复杂,有必要在不同人种进行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12 / 3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国和澳大利亚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 [J].
刘继红 ;
黄欣 ;
廖革望 ;
李俊东 ;
李艳芳 ;
李孟达 ;
Barbara Rose ;
Carol Thompson .
中华医学杂志, 2003, (09) :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