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华北暴雪的数值模拟及云微物理特征分析

被引:23
作者
吴伟 [1 ,2 ]
邓莲堂 [3 ]
王式功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部队分队
[3] 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暴雪; 数值模拟; 冰水含量; CloudSat卫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3 [固态晶状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国家气象中心的T639全球格点资料,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09年11月9—11日发生在华北地区的强降雪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WRF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此次强降雪过程降水雨雪带的分布。诊断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对水汽的输送使得华北地区成为很强的湿度区,为强降雪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由于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导致上升运动加强以及低层正涡度中心的产生和维持,由此产生的垂直方向上水汽凝结是此次暴雪的形成机制。借助新型卫星CloudSat的星载云廓线雷达(CPR)资料对比分析模拟的雪水和冰水含量表明,在中纬地区(39.9°N、11 7.3°E~33.7°N、115.5°E),分布形态与卫星观测的冰水含量对应相似,但量级比卫星观测偏小,而在低纬度(30.6°N、114.6°E~24.2°N、112.7°E)模式对冰水含量则完全没有模拟出来。
引用
收藏
页码:991 / 9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全国大部气温偏低 中东部地区出现暴雪 [J].
张金艳 ;
蒋军 .
气象, 2010, 36 (02) :142-147
[2]   云探测卫星CloudSat [J].
马占山 ;
刘奇俊 ;
秦琰琰 ;
谌芸 .
气象, 2008, (08) :104-111+134
[3]   2008年1月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特征及其天气动力学成因的初步分析 [J].
王东海 ;
柳崇健 ;
刘英 ;
魏凤英 ;
赵南 ;
姜智娜 ;
李英 ;
陈菊英 ;
王亚非 ;
施晓晖 ;
徐祥德 .
气象学报, 2008, (03) :405-422
[4]   华北回流暴雪发展机理个例研究 [J].
周雪松 ;
谈哲敏 .
气象, 2008, (01) :18-26
[5]   回流暴雪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 [J].
张迎新 ;
侯瑞钦 ;
张守保 .
气象, 2007, (09) :25-32
[6]   2004年末黄淮暴雪的特点分析和数值模拟 [J].
王东勇 ;
刘勇 ;
周昆 .
气象, 2006, (01) :30-35
[7]   “2003.1”黔东南暴雪天气过程的对称不稳定分析 [J].
池再香 ;
胡跃文 ;
白慧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5) :792-797
[8]   美国WRF模式的进展和应用前景 [J].
章国材 .
气象, 2004, (12) :27-31
[9]   2003年华北初雪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 [J].
宗志平 ;
刘文明 .
气象, 2004, (11) :3-8
[10]   华北地区“12·7”降雪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孙建华 ;
赵思维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4) :38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