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不同部位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分析

被引:40
作者
曲欢欢 [1 ]
翟西峰 [2 ]
李白雪 [3 ]
孙文基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陕西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
[2] 西安医学院
[3]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连翘; 不同部位; 连翘酯苷; 连翘苷;
D O I
10.16155/j.0254-1793.2008.03.008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考察连翘不同部位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 HPLC 法测定连翘根、树皮、枝、叶、花、果实、种子、果壳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以 Diamonsil—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水(A)-甲醇(B),梯度洗脱(0~14 min,34%B;14~15 min,34%B~43%B;15~23 min,43%B;23~24 min,43%B~45%B;24~34 min,45%B;34~36 min,45%B~80%B;36~40 min,80%B),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结果:连翘酯苷在连翘的树皮、叶、花、果实和种子中含量较高,在根、枝、果壳含量很低,连翘苷在连翘叶中的含量远高于其他部位。结论:连翘不同部位连翘甘和连翘酯苷的含量有较大差别,中药连翘应增加连翘酯苷作为标识性成分。
引用
收藏
页码:382 / 3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连翘果实干物质与有效成分积累规律研究 [J].
李卫建 ;
李先恩 .
中草药, 2006, (06) :921-924
[2]   不同采收期连翘叶中连翘苷、连翘酯苷和芦丁的含量测定 [J].
张杲 ;
李发荣 ;
段飞 ;
靳谨 ;
郭颖 ;
王喆之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5, (06) :790-793
[3]   连翘酯苷抗氧化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J].
张立伟 ;
赵春贵 ;
杨频 .
中国药学杂志, 2003, (05) :14-16
[4]   连翘的HPLC指纹谱研究 [J].
张文婷 ;
何翱 ;
陈浩 .
中国中药杂志, 2002, (05) :40-43
[5]  
中华本草.[M].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