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龙泉关韧性剪切带新认识

被引:11
作者
孙占亮
李建荣
刘成如
张玉生
杨耀华
闫文胜
机构
[1]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龙泉关; 韧性剪切带; 五台早期; 伸展; 吕梁期; 逆冲推覆; 早前寒武纪地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龙泉关韧性剪切带位于山西、河北两省分水岭两侧的狭长地区内,全长约100km,宽2~14km,总体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据其变形特征在横、纵向上的明显变化,可分北、中、南三段:北段由眼球状片麻岩、长英质糜棱岩及构造透镜体组成,片麻岩中发育各类旋转碎斑构造,指示上盘(西盘)左旋剪切;中段由强直片麻岩组成,发育平直的片麻理及矿物拉伸线理,为S-L构造岩;南段由一系列线状强变形带及所挟持包绕的弱应变域所组成,变形岩石发育条带状、杆状构造。该剪切带内含有不同时期的变质岩系,主体为中太古代阜平期变质岩系,其构造形迹为一多期多相叠加的韧性剪切带;五台早期表现为伸展型近水平韧性剪切变形,是五台海盆早期扩张或裂解阶段的直观反映;吕梁期韧性剪切变形表现为逆冲推覆型。其形成及构造演化是区内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缩影。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山西五台山-恒山地区晚太古-早元古代若干关键地质问题的再认识:单颗粒锆石离子探针质谱年龄提出的地质制约 [J].
王凯怡 ;
郝杰 ;
Simon Wilde ;
Peter Cawood .
地质科学, 2000, (02) :175-184
[2]   龙泉关韧性剪切带的年代学研究 [J].
许荣华,朱铭,陈福坤,郭敬辉 .
第四纪研究, 1995, (04) :332-342
[3]   五台山早元古代碰撞造山带初步认识 [J].
李继亮 ;
王凯怡 ;
王清晨 ;
刘小汉 ;
赵中岩 .
地质科学, 1990, (01) :1-11
[4]   中国东部前寒武紀大地构造发展的样式 [J].
馬杏垣 ;
游振东 ;
譚应佳 ;
蔡学林 .
地质学报, 1963, (01) :27-52+101
[5]  
恒山中深变质岩区构造样式[M].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苗培森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