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性行为和同居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现代性解释框架的经验验证

被引:26
作者
刘汶蓉 [1 ,2 ]
机构
[1]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2] 上海社会科学院家庭研究中心
关键词
婚前性行为; 同居; 现代性; 性革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现代性解释框架下对我国婚前性和同居的社会态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数据来源于2007—2008年在上海和兰州两地进行的抽样调查(N=2200)。研究结果发现,成长于改革开放前后的人群对婚前性和同居的态度的确具有显著差异,但与西方相比仍相当保守。在影响因素方面,除了现代理性、后物质主义和个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增长之外,社区文化和国家制度变迁对我国性态度变迁的影响效应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4+94 +9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启蒙的意义与现代性的合理性——福柯的“现代性的态度” [J].
陈嘉明 .
求是学刊, 2006, (03) :46-50
[2]   宗教改革家的婚姻观及意义 [J].
张兰星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06-111
[3]   未婚青年性态度与性行为的最新报告 [J].
徐安琪 .
青年研究, 2003, (08) :12-22
[4]   中国人“初级生活圈”的变革及其作用——以实证分析为例的研究 [J].
潘绥铭 .
浙江学刊, 2003, (01) :203-209
[5]   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研究 [J].
叶丽红 ;
高亚兵 ;
骆伯巍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03) :188-189
[6]   大城市未婚青年的性知识、性观念及其行为模式 [J].
徐莉 ;
刘爽 .
青年研究, 2001, (04) :14-21
[7]   当代中国青年婚恋、家庭与性观念的变动特点与未来趋势 [J].
吴鲁平 .
青年研究, 1999, (12) :19-25
[8]   现代西方“性革命” “性解放”理論评析 [J].
张伟 .
现代哲学, 1987, (S1) :52-55
[9]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嘉明著, 2006
[10]  
家庭生活的社会学[M]. - 中华书局 , (加)大卫·切尔(DavidCheal)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