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丘陵区不同种植模式C因子探讨

被引:3
作者
才业锦
唐寅
陈正发
史东梅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C因子; 种植模式; 紫色丘陵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对紫色丘陵区不同种植模式下植被覆盖度的测定,结合标准径流小区天然降雨径流泥沙观测数据,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基于UELE模型的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值)的取值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小区降雨侵蚀差异较大,10次降雨累积产沙规律为:对照小区侵蚀量最大,达到999.6 g,其次为顺坡耕作,其累积值为660.4 g,横坡植物篱耕作小区最小,产生累积值为349.8 g;(2)利用文献模型计算小区2、3、4的C值分别为:0.081、0.075和0.011,三个小区实测C值分别为:0.175、0.172、0.146,实测值能更好反映紫色丘陵区的C因子变化,模型值与实测值差别较大,说明该计算模型不能直接运用于紫色丘陵区C因子的计算,模型值和实测值都反映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C值的相似变化规律,即:顺坡耕作>横坡耕作>横坡植物篱耕作。(3)对于坡耕地而言,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的C值大小及在年内变化特点,从而实现在降雨集中分布时期保持较大的地表盖度,可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土地退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模型中植被因子C值的研究 [J].
张雪花 ;
侯文志 ;
王宁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3) :797-801
[2]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中的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研究进展 [J].
张岩 ;
袁建平 ;
刘宝元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1033-1036
[3]   USLE模型中植被覆盖因子的遥感数据定量估算 [J].
马超飞 ;
马建文 ;
布和敖斯尔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4) :6-9
[4]   应用USLE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IDRISI预测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研究 [J].
蔡崇法 ;
丁树文 ;
史志华 ;
黄丽 ;
张光远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2) :19-24
[5]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综述 [J].
张洪江 .
北京林学院学报, 1985, (03) :73-87
[6]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M]. 中国大地出版社 , 刘震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