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新探

被引:1
作者
杨欢亮
机构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低效率; 产权; 非国有化; 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 企业; 企业管理;
D O I
10.13951/j.cnki.issn1002-3194.1998.01.008
中图分类号
F279.24 [各种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表现出两面性,即一方面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其行为、目标又与市场机制不完全适应。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缺乏“人格化”的所有者,难以充分有效地激励和约束“内部控制人”,因而国有企业效率的改善是有限的,总体上不能与非国有企业相媲美。因此,在国民经济中保持较大的国有经济比重,不能“长入”市场经济。笔者主张,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在国有经济的功能和数量方面找到一个均衡点,将国有经济限定在特定的领域,保持适当的比重。今后对国有企业应分类指导,实施有限度的“非国有化”。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企业宜办成国家独资公司,这类企业以实现社会目标为首要任务,其改革主要是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经营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宜选择国家控股的股份制模式,适当吸收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并向非国有经济开放一些不太重要的部门;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从长期趋势看应逐步退出,其中大中型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向股份公司过渡,国家不一定要控股,而中小型企业则通过多种方式实行完全的非国有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深层矛盾及其出路 [J].
杨选成 .
前进, 1996, (01) :16-19
[2]   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关系的定量分析 [J].
宋养琰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6, (01) :1-5
[3]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个问题 [J].
王珏 .
改革与理论, 1995, (06) :3-7
[4]   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 [J].
杨欢亮,苏奎章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1) :3-9
[5]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问题 [J].
马洪,刘世锦 .
中国工业经济, 1995, (01)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