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从我国传媒对美国“9·11”事件报道谈起

被引:12
作者
沈正赋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系
关键词
灾难新闻报道; 受众; 新闻传媒; 知情权;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22 [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我国各媒体迅速抢滩,利用各自的优势,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正在发生的事告诉受众,这极大地满足和尊重了受众的知情权,其报道方式引起了理论工作者的关注。《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一文通过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媒体对灾难报道的不同方式方法的反思和研究,为灾难新闻报道理念作了新的诠释。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第一时间看到了浓烟烈火——上海市民如何获悉美国遇袭消息的调查报告 [J].
廖圣清 ;
王迪 ;
张国良 .
新闻记者, 2001, (10) :16-18
[3]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J].
万生云 .
国际新闻界, 2001, (02) :58-63
[4]   试论九十年代中国灾难报道机制 [J].
刘一平 .
新闻大学, 2001, (01) :45-47
[5]   从“违反纪律”到获新闻大奖──经历九江的日日夜夜 [J].
贺延光 .
新闻知识, 2000, (02) :13-15
[6]   提高突发事件报道总体水平的关键 [J].
徐学江 .
中国记者, 2000, (02) :6-8
[7]   电视突发事件报道的改进思路 [J].
王铁刚 .
中国记者, 2000, (02) :14-16
[8]   新闻信誉所系政治责任使然——新华社突发事件报道实践之探讨 [J].
胡孝汉 .
中国记者, 2000, (02)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