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氮高效高产型粳稻品种群体生长特征研究

被引:13
作者
梁健
赵晨
韩超
任红茹
陈梦云
张洪程
霍中洋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氮高效高产; 群体; 生长特征;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17.7035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淮北地区氮高效高产型粳稻品种的群体生长特征。【方法】在各自最适施氮水平下,选用淮北地区氮高效高产型、氮中效高产型和氮高效中产型3类代表性常规粳稻品种,研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茎蘖动态、叶面积及物质生产与积累特征。【结果】拔节前氮高效高产型群体茎蘖数最少,拔节后平缓下降,最终成穗率最高;氮高效高产型水稻品种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最大,氮低效低产型最小,氮高效高产型水稻品种最大叶面积指数分别比氮中效高产型、氮高效中产型高2.53%、5.58%;有效叶面积率表现为氮高效高产型>氮高效中产型>氮中效高产型,高效叶面积率表现为氮中效高产型>氮高效高产型>氮高效中产型;抽穗至成熟阶段,氮中效高产型和氮高效高产型群体光合势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氮高效中产型,分别高10.58%和9.86%;氮高效高产型水稻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总量略低于氮中效高产型,抽穗至成熟阶段,随着籽粒产量的提高,干物质积累呈递增趋势,干物质积累比例以氮高效高产型最高;收获指数表现为氮高效型品种大于氮中效品种;氮高效高产型品种群体生长率在抽穗前低于氮中效高产型品种,而在抽穗至成熟阶段则显著高于氮中效高产型与氮高效中产型,分别高8.79%、17.46%。【结论】氮高效高产型水稻品种拔节前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均低于氮高效中产型和氮中效高产型;抽穗到成熟期光合势、收获指数、群体生长率、成穗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400 / 4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31]   超高产粳型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 [J].
杨建昌 ;
杜永 ;
吴长付 ;
刘立军 ;
王志琴 ;
朱庆森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7) :1336-1345
[32]   水稻粒重对氮素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类型 [J].
叶全宝 ;
张洪程 ;
夏科 ;
魏海燕 ;
汪本福 ;
张瑛 ;
霍中洋 ;
戴其根 ;
许轲 .
作物学报, 2005, (08) :1021-1028
[33]   中国粮食安全和水稻生产 [J].
章秀福 ;
王丹英 ;
方福平 ;
曾衍坤 ;
廖西元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5, (02) :85-88
[34]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J].
刘立军 ;
王志琴 ;
桑大志 ;
杨建昌 .
扬州大学学报, 2002, (03) :46-50
[35]   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 [J].
彭少兵 ;
黄见良 ;
钟旭华 ;
杨建昌 ;
王光火 ;
邹应斌 ;
张福锁 ;
朱庆森 ;
Roland Buresh ;
Christian Witt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9) :1095-1103
[36]   苏南太湖流域水稻经济生态适宜施氮量研究 [J].
崔玉亭 ;
程序 ;
韩纯儒 ;
李荣刚 .
生态学报, 2000, (04) :659-662
[37]   发展超高产技术,确保中国未来16亿人口的粮食安全 [J].
王志敏 ;
王树安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0, (03)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