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山地速生工业原料林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3
作者
柳新红 [1 ]
吴林森 [2 ]
王军峰 [3 ]
葛永金 [3 ]
谢建秋 [3 ]
机构
[1]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3] 浙江省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生物量; 林分密度; 工业原料林; 马褂木; 邓恩桉; 杜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5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4年生马褂木、邓恩桉、杜英3个树种不同密度条件下山地林分生物量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4年生林分平均胸径5.08 cm,树高4.96 m,蓄积25.52 m3/hm2;平均单株生物量4.18 kg,其中树干2.95 kg,树皮0.36 kg,树枝0.73 kg,树叶0.20 kg;林分平均总生物量达到16.98 t/hm2,其中树干10.43 t/hm2,树皮1.29 t/hm2,树枝2.25 t/hm2,树叶0.71 t/hm2,凋落物2.53 t/hm2;②不同密度不同树种的林分生物量存在极显著差异,1.0 m×1.8 m密度极显著大于其它密度,马褂木极显著大于其它树种。1.0 m×1.8 m密度的马褂木林分生物量达到41.71 t/hm2,极显著大于其它林分,可以作为山地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的主要经营模式;③在空间分布上,山地工业原料林单株生物量由基部向上逐渐减少,呈塔形分布,树干和树皮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树体的1/2树高以下,枝叶主要集中在中间区段,马褂木在3~6 m树高处,邓恩桉在3~5 m树高处,杜英在1~4 m树高处,是整个林分光合作用的主要层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林分密度对尾巨桉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影响 [J].
李志辉 ;
陈少雄 ;
谢耀坚 ;
张斌 ;
朱宾良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8, (04) :49-54
[2]   短轮伐期巨桉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J].
谢贤健 ;
张健 ;
赖挺 ;
冯茂松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66-74
[3]   九寨沟主要植物群落生物量的空间分布 [J].
蓝振江 ;
蔡红霞 ;
曾涛 ;
王硕果 ;
郭海燕 ;
曾宗永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 (03) :299-306
[4]   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综述 [J].
项文化 ;
田大伦 ;
闫文德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3, (03) :57-60+64
[5]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变化规律研究Ⅱ.不同林龄生物量及生产力 [J].
丁贵杰 ;
王鹏程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1) :54-60
[6]   马尾松酸枣人工混交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J].
陈德叶,张春能,郑燕明,陈作智,刘春华 .
福建林业科技, 1996, (02) :28-32
[7]   浙江次生青冈林林木层的生物量模型及其分析 [J].
陈启瑺 ;
沈琪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3, (01) :40-49
[8]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产量及其生产力的研究 [J].
潘维俦 ;
李利村 ;
高正衡 ;
张相琼 ;
唐东元 .
湖南林业科技, 1978, (05) :1-12
[9]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 科学出版社 , 冯宗炜等著, 1999
[10]  
植物生态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曲仲湘等 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