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麦地方品种Gli-1、Gli-2和Glu-1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英文)

被引:28
作者
魏育明
郑有良
刘登才
周永红
兰秀锦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都江堰,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都江堰,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都江堰,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都江堰,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都江堰
关键词
小麦; 地方品种; 遗传多样性; 醇溶蛋白位点; 高分子谷蛋白位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343.1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APAGE和SDSPAGE方法 ,研究了 89个四川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地方品种Gli1、Gli2和Glu1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在这些地方品种中 ,总共发现 32种醇溶蛋白带型和 3种高分子谷蛋白带型。在Gli1、Gli2和Glu1位点上 ,分别检测出 14、15和 5个等位基因。在每一个位点上 ,出现频率最高的等位基因分别为GliA1a(89% ) ,GliB1h (46 % ) ,GliD1a (6 5 % ) ,GliA2a (6 4% ) ,GliB2j (45 % ) ,GliD2a (48% ) ,GluA1c (99% ) ,GluB1b (99% )和GluD1a (10 0 %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的Nei’s遗传变异系数平均为 0 .370 6 ,变幅为 0到 0 .70 87;其中GliB2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最高 ,而GluD1位点最低。同时 ,Gli位点的遗传多样性高于Glu1位点的遗传多样性 ,但又低于现代品种Gli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这些结果说明四川地方小麦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在研究中 ,“成都光头”与“中国春”的醇溶蛋白和高分子谷蛋白的带型完全一致 ,进一步证实“中国春”是“成都光头”的一个选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96 / 50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