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传播诽谤诉讼的历史演进——基于证明责任分配角度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罗斌 [1 ]
宋素红 [2 ]
机构
[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新闻传播诽谤; 证明责任分配; “规范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规范说"指导下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是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中传播者作为被告胜诉的最重要的"技术"保障,它确定构成侵权责任四要件的基本事实都需由原告证明而非由法官推定,从而使胜诉的天平向新闻传播者倾斜。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经历了不存在、法官自由裁量、法定三个阶段,新闻传播诽谤诉讼也随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而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证明责任从倒置给新闻传播者转变为由原告承担,新闻传播者的高败诉率由此发生逆转。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67+127 +127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2]   从“新闻侵权”到“媒介侵权” [J].
魏永征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 21 (02) :5-21+126
[3]   “公众人物”理论实证考察与名誉侵权过错判断路径检讨 [J].
靳羽 .
政治与法律, 2013, (08) :129-138
[4]   新闻诽谤归责原则及证明责任研究——兼与《新闻侵犯名誉权案实行过错责任原则质疑》一文商榷 [J].
罗斌 ;
宋素红 .
国际新闻界, 2011, 33 (02) :121-126
[5]   新闻侵犯名誉权案实行过错责任原则质疑 [J].
张鸿霞 .
国际新闻界, 2010, 32 (10) :26-32
[6]   侵权证明责任分配释论 [J].
邵明 .
人民司法, 2010, (19) :69-73
[7]   法官分配证明责任:一个法学迷思概念的分析 [J].
胡学军 .
清华法学, 2010, 4 (04) :82-103
[8]   论证明责任在新闻侵权中的分配 [J].
何四海 ;
王奕淼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8, (01) :150-153
[9]   名誉权案事实真伪的举证责任及相关问题——以杨义巢诉胡肖琼侵害名誉权案为例 [J].
魏永征 .
国际新闻界, 2008, (02) :5-10
[10]   论法官在民事证明中的司法裁量权 [J].
杨西玲 .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4) :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