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与制造业企业出口——基于倍差法的经验研究

被引:4
作者
田彬彬 [1 ]
范子英 [2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营改增”; 倍差法; 制造业出口; 行业关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752.62 [出口贸易]; F812.42 [税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6 ; 020203 ;
摘要
理论上,服务业实施"营改增"能够增加下游制造业企业的进项税额抵扣,进而降低税负,提升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但由于受小规模纳税人比重较高等因素的制约,改革的减税效应及其对于出口的提升作用仍有待考察。文章基于2009—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运用倍差法考察了"营改增"对于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对照组地区制造业企业相比,实施了"营改增"试点的处理组企业出口强度显著提升0.94%。进一步地,上述结论在制造业细分行业之间存在异质性,与服务业的行业关联度越高,"营改增"对其出口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在进行了共同趋势检验以及测量误差考虑之后,上述结论仍然稳健成立。研究结果对我国未来的税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和分工效应:基于产业互联的视角 [J].
范子英 ;
彭飞 .
经济研究, 2017, 52 (02) :82-95
[2]   减税能否提振中国经济?——基于中国增值税改革的实证研究 [J].
申广军 ;
陈斌开 ;
杨汝岱 .
经济研究, 2016, 51 (11) :70-82
[3]   增值税转型对我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汪小勤 ;
曾瑜 .
经济经纬, 2016, 33 (06) :78-83
[4]   “营改增”是否促进了分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陈钊 ;
王旸 .
管理世界, 2016, (03) :36-45+59
[5]   “营改增”的进出口效应分解:理论与实证研究 [J].
王艺明 ;
刘志红 ;
郑东 .
经济学家, 2016, (02) :84-96
[6]   全球性税制变化的趋势分析 [J].
张文春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5, (06) :10-18
[7]   “营改增”对企业投资、研发及劳动雇佣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 [J].
袁从帅 ;
刘晔 ;
王治华 ;
刘睿智 .
中国经济问题, 2015, (04) :3-13
[8]   政府补贴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 [J].
张杰 ;
郑文平 .
世界经济, 2015, 38 (06) :22-48
[9]   中国“营改增”改革的政策效应: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 [J].
李成 ;
张玉霞 .
财政研究, 2015, (02) :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