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地区蒙古栎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29
作者
许中旗 [1 ]
李文华 [2 ]
刘文忠 [3 ]
吴雪宾 [4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秦皇岛市北戴河园林局
[4] 锡林郭勒盟牧业气象站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蒙古栎林; 生物量; 生产力; 森林生态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186 [蒙栎];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我国东北地区常见5种蒙古栎林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的结果表明,各林分生物量依次为榛子蒙古栎林(249754.45 kg/hm2)>高产栎林(184750.00 kg/hm2)>胡枝子蒙古栎林(128312.00 kg/hm2)>杜鹃蒙古栎林(124573.16 kg/hm2)>矮栎林(42974.50 kg/hm2),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主要分布在数量较少的大径级林木中,大径级林木在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构成中占主导地位。几种次生林乔木层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榛子蒙古栎林>白桦林>高产栎林>杂木林>胡枝子蒙古栎林>杜鹃蒙古栎林>山杨林>硬阔叶林>矮栎林。各林分净生产力依次为榛子蒙古栎林(18701.3kg/hm2.a)>矮栎林(7682.6kg/hm2.a)>杜鹃蒙古栎林(7622.1kg/hm2.a)>胡枝子蒙古栎林(7588.5kg/hm2.a)>高产栎林(6984.0kg/hm2.a)。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柞蚕林生物生产力和干物质转化研究 [J].
温达志,杨思河,姜波 .
生态学杂志, 1993, (01) :5-10
[2]   天然次生林四个类型的结构、功能及演替 [J].
陈大珂 ;
周晓峰 ;
赵惠勋 ;
王义弘 ;
金永岩 .
东北林学院学报, 1982, (02) :1-20
[3]   柞树萌芽林的研究 [J].
李克志 .
林业科学, 1958, (03) :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