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溪气田嘉二段鲕粒灰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22
作者
周彦 [1 ]
谭秀成 [1 ]
刘宏 [1 ]
罗玉宏 [2 ]
张孝兰 [2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鲕粒灰岩; 储层特征; 成因机制; 磨溪气田;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储层特征定量描述及其成因机制分析是储层分布预测、勘探目标选择和开发方案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以川中磨溪气田嘉二2A层非层状碳酸盐岩鲕粒灰岩储层为例,从储层的沉积岩石学特征着手,定量分析了储集空间类型、微观孔喉结构、物性分布及孔渗关系等储层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嘉二2A层鲕粒滩储层的成因机制,建立了其滩体迁移模式。结果表明,该套储层的形成和分布受区内微地貌的次一级分异和海侵-海退旋回的共同控制,在局部微地貌高地,海退持续时间长,沉积物充分暴露,大气淡水对储层的淋溶改造进行得较为彻底,储层厚度较大,质量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188 +1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百色盆地东部古近系那读组湖相灰岩储层特征 [J].
彭军 ;
陈果 ;
郑荣才 ;
游李伟 ;
汪彦 .
地球学报, 2005, (06) :557-563
[2]   四川盆地东部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储层特征 [J].
王维斌 ;
苟洪才 ;
邱彬 ;
高平 .
天然气工业, 2005, (10) :54-56+9-10
[3]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粒滩储层特征研究 [J].
苏立萍 ;
罗平 ;
罗忠 ;
胡社荣 ;
刘柳红 ;
胡罡 .
天然气工业, 2005, (06) :14-17+166
[4]   川东三叠系飞四段滩相鲕粒灰岩储层 [J].
李仲东 ;
周文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25-128
[5]   中国油气储层地质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J].
罗平 ;
裘怿楠 ;
贾爱林 ;
王雪松 .
沉积学报, 2003, (01) :142-147
[6]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储层特征和成因机理探讨 [J].
闫相宾 ;
韩振华 ;
李永宏 .
地质论评, 2002, (06) :619-626
[7]   从古地貌谈层序格架中储层的发育规律 [J].
吴贤顺 ;
樊太亮 .
地球学报, 2002, (03) :259-262
[8]   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藻丘灰岩储层特征 [J].
孙岩 ;
沈安江 ;
徐洋 ;
林年添 .
沉积学报, 2002, (01) :61-69
[9]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 科学出版社 , 罗蛰潭,王允诚编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