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副高三维结构对比分析

被引:8
作者
金荣花 [1 ]
蒙嘉川 [1 ]
裴海瑛 [2 ]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
[2] 南京市气象局
关键词
副高; 三维结构; 降水贡献; 对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为探讨夏季不同大气环流背景下区域性暴雨过程副高结构特征及其对降水的贡献,利用2005年6—7月降水量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等资料,采用特征指数分析和物理量诊断方法,对比分析了2005年夏季两次区域性暴雨的副高三维结构特征。结果发现,夏季不同的大气环流背景下,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副高结构性质分别表现为热力性高压脊和动力性高压脊特征,从而导致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供应条件和产生强烈上升运动的大尺度背景场存在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2005年6月我国南方雨带异常偏南的分析 [J].
康志明 ;
鲍媛媛 ;
陈晓红 .
气象, 2006, (04) :91-96
[2]   2003年淮河多雨期西太平洋副高活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金荣花 ;
矫梅燕 ;
徐晶 ;
秦华锋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1) :60-66
[3]   西太平洋副高在1998年和2001年梅汛期长江大涝大旱中的作用 [J].
冷春香 ;
陈菊英 .
气象, 2003, (06) :7-11
[4]   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Ⅰ:副热带高压结构的气候学特征 [J].
毛江玉 ;
吴国雄 ;
刘屹岷 .
气象学报, 2002, (04) :400-408
[5]   副热带高压带的三维结构特征 [J].
刘平 ;
吴国雄 ;
李伟平 ;
刘屹岷 .
大气科学, 2000, (05) :57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