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形态发育模式分析

被引:16
作者
阎旭 [1 ]
张德平 [2 ]
夏显东 [1 ]
哈斯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呼伦贝尔市国土资源局
关键词
风蚀坑; 发育; 形态; 沙质草原; 呼伦贝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野外调查测量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分布和形态参数,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风蚀坑形态特征的差异、形态参数间相关关系和拟合结果分析了风蚀坑的形态演变和发育、成因、规律。发现不同发展阶段风蚀坑形态参数之间的控制关系和扩展模式不同,各形态参数之间具有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对于风蚀坑的侵蚀坑而言,坑长增长速度最快,其后依次是坑宽和坑深,坑后积沙体具有类似规律。风蚀坑坑后积沙的3个形态参数,受侵蚀坑3个参数的联合控制,但受坑深的控制最为显著。风蚀坑出现的起始形态、地形特征、植被、气流场、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的扰动等对其形态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形态和发育反作用于植被、气流等,形成形态与气流、植被之间的响应与反馈。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碟形风蚀坑表面气流及其意义 [J].
王帅 ;
哈斯 ;
张军 ;
张萍 .
中国沙漠, 2007, (05) :745-749
[2]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研究(Ⅳ):人类活动的影响 [J].
张德平 ;
王效科 ;
孙宏伟 ;
冯宗炜 .
中国沙漠, 2007, (02) :214-220
[3]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研究(Ⅱ):发育过程[J]. 张德平,孙宏伟,王效科,冯宗炜.中国沙漠. 2007(01)
[4]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研究(Ⅲ):微地貌和土层的影响[J]. 张德平,王效科,胡日乐,冯宗炜.中国沙漠. 2007(01)
[5]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研究(1)——形态、分类、研究意义 [J].
张德平 ;
王效科 ;
哈斯 ;
孙宏伟 ;
赵家明 ;
刘秀 ;
冯宗炜 .
中国沙漠, 2006, (06) :894-902+1052
[6]   沙丘风蚀坑的形态及动力过程的研究进展 [J].
庄燕美 ;
哈斯 .
干旱区地理, 2005, (05) :632-637
[7]  
中国沙漠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朱震达, 1980
[8]  
Foredunes and blowouts: initiation, geomorphology and dynamics[J] . Patrick Hesp.Geomorphology . 2002 (1)
[9]  
Flow dynamics in a trough blowout[J] . Patrick A. Hesp.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 1996 (3)
[10]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wind regim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blowouts in the coastal dunes of The Netherlands[J] . P. D. Jungerius,J. V. Witter,J. H. Boxel.Landscape Ecology . 199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