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大黄的抗炎作用机制 ,并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大黄药理作用的影响。方法 :对脓毒症合并中毒性肠麻痹的 ICU内危重症患者 ,观察大黄鼻饲和保留灌肠对中毒性肠麻痹的缓解率、循环血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浓度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鼻饲组 :大黄治疗后 2 4、48和 72小时中毒性肠麻痹缓解率分别为 5 7.7%、6 9.2 %和 76 .9%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治疗后 72小时胃肠营养耐受率达 5 7.7% ,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治疗有效率为 6 5 .4%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均 <0 .0 5 ) ;大黄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浆内 TNFα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0 1) ,治疗后 72小时其基因表达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 5 )。灌肠组 :大黄治疗后 72小时 6 1.1%的患者恢复胃肠蠕动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 ;胃肠营养耐受率及对 SIRS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大黄治疗后 2 4、48和 72小时 ,血浆内TNFα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0 1) ,治疗后 72小时其基因表达亦显著受抑 (P<0 .0 5 )。大黄治疗后各时间点鼻饲组血浆内 TNFα浓度显著低于灌肠组 (P<0 .0 0 5 ) ,且鼻饲组抑制 TNFα基因表达的程度显著高于灌肠组 (P<0 .0 5 )。结论 :大黄鼻饲给药和保留灌肠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