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机构与合作社技术对接的程度分析——基于四川的调查

被引:8
作者
张社梅 [1 ]
董杰 [2 ]
孙战利 [3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2]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3] 德国转型经济农业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机构; 农民合作社; 技术对接; 影响因素; 计数模型;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6.11.011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F324.3 [农业试验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科技中心];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基于四川省9县市(区)231份农业科技机构的调研数据,运用计数模型,研究了农业科技机构与合作社开展技术对接的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相对于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农业公司,公益性强的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与合作社技术合作更紧密;软硬结合的集成类技术、利润共享的技术合作方式更能增强双方合作的紧密程度;科技机构认为合作对本单位发展越重要、技术储备越充足,越能促成彼此的技术对接。因此,建议应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分工与协作、增强农业技术供给的有效性和培育科技供需对接的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机制创新的策略研究 [J].
张社梅 ;
蒋远胜 .
高等农业教育, 2013, (09) :107-111
[2]   农业技术推广的国际比较、时态举证与中国对策 [J].
孔祥智 ;
楼栋 .
改革, 2012, (01) :12-23
[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科技需求现状及供给机制创新——基于广州市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研究 [J].
董淑华 ;
陈华东 .
南方农村, 2011, 27 (01) :86-90
[4]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J].
姜绍静 ;
罗泮 .
中国科技论坛, 2010, (06) :126-131
[5]  
农业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朱希刚著, 1997
[6]  
Likelihood ratio tests for model selection and non-nested hypotheses. Quang H. Vuong. Econometrica . 1989
[7]  
Modeling count data. Hilbe,J.M. . 2014
[8]   河北省农业科研单位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调查 [J].
郝桂琴 ;
田东良 .
农业科技管理, 2014, 33 (03) :61-64
[9]   农民合作社技术需求满足程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108家省级示范社的调查 [J].
张社梅 ;
曾文俊 .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 (13) :218-224
[10]   企业技术转移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四川573家农业企业问卷调查 [J].
王敬东 ;
邹弈星 ;
王永志 ;
严建华 .
软科学, 2015, 29 (05) :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