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度和通用度

被引:2
作者
尹斌庸
机构
关键词
通用度; 概念; 猿人; 随机抽样; 思维形式; 直立人; 取样法; 出现次数;
D O I
10.16412/j.cnki.1001-8476.1990.01.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近年来,对于词(或字)的研究,由单纯的静态研究发展到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研究,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词(或字)的动态研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常用度”和“通用度”。词(或字)的常用度,一般采用它的出现频度(又叫出现次数)来确定。比如随机抽样200万字的语料,共有1250000词(次)。其中“好”这个词的出现次数是4618次,“坏”这个词的出现次数是385次。那么我们可以说,“好”比“坏”的常用度大。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应该先学“好”这个词,后学“坏”这个词。也就是说,“好”这个词比“坏”重要。人们开始很相信这种用出现次数来确定常用度的方法,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可是不久就有人发现,单纯依靠词(或字)的出现次数来确定的常用度,有很大的片面性,有时很不可靠。一般来说,频度非常高的那一小部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4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