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盆地某些活断层断层泥中石英颗粒的表面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被引:5
作者
吕德徽
向光中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关键词
石英颗粒; 断层泥; 微构造; 断层分布; 活断层; 活动断层; 地震地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民乐盆地三条活动断层断层泥内石英颗粒表面的显微构造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根据这些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对该区莺落峡等断层的滑动性质和断层活动的相对年代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以下的新看法:莺落峡断层的中段为粘滑段,东西两段为蠕滑段,古震源在该断层的黑河口一带,发生的时代大致在晚更新世晚期或全新世早期;茨湖断层具有最新活动特征,粘滑标志明显。另外清水沟老断层在全新世时也有新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青藏块体内北东向构造及其地震活动(以甘青宁地区为例) [J].
向光中 ;
吕德徽 .
西北地震学报, 1987, (01) :62-68
[2]   海原活动断裂中断层泥的特征、成因及其对断层滑动性能的影响 [J].
徐叶邦 .
西北地震学报, 1986, (01) :75-90
[3]   红河和曲江断裂带断层泥的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J].
杨主恩 ;
胡碧茹 ;
杨继武 .
地震地质, 1985, (01) :25-32+85
[4]  
金属断口分析[M]. 国防工业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断口分析》编写组 编,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