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荔潜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

被引:4
作者
柯海玲 [1 ]
朱桦 [1 ]
杨炳超 [1 ]
赵阿宁 [1 ]
赵善定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2]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关键词
潜水; 水质现状; 变化趋势; 陕西大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132 [潜水];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在全面收集前人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在研究区系统采集了236件潜水样品,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和指标法评价,分析了大荔县潜水水质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潜水水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大荔县潜水水质普遍较差,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是TDS偏高,硝酸盐污染,硫酸盐、氯化物、氟离子严重超标等。全县约1230.24km2(占总面积的4/5)的潜水不能直接饮用和灌溉。适宜饮用的潜水主要分布在洛河沿岸及洛河以南的风积沙地区,面积约110.06km2,仅占总面积的1/15。洛河以北的潜水均达不到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质标准。洛河南部风积沙地水质尚好,适于灌溉,但长期不合理的施肥等造成NO3-大量富集,又影响了潜水水质。通过水质对比分析发现,近30多年前后大荔县潜水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但因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其转变趋势非常缓慢。
引用
收藏
页码:1196 / 120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陕西大荔高F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J].
朱桦 ;
杨炳超 ;
赵阿宁 ;
柯海玲 ;
刘瑞平 ;
乔冈 .
地质通报, 2008, (08) :1192-1195
[2]   洛惠渠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J].
张霞 ;
李占斌 ;
李鹏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8) :223-226
[3]   凿池而饮:明清时期北方地区的民生用水 [J].
胡英泽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 (02) :63-77
[4]   大荔水安全改造纪实 [J].
白晶 .
西部大开发, 2006, (11) :21-24
[5]   兰州市区“三滩”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现状及其变化 [J].
石跃华 .
甘肃科技, 2006, (03) :17-18
[6]   关于地下水水质的探讨 [J].
苏浩 ;
李柏森 ;
赵凯 .
东北水利水电, 2003, (02) :31-32
[7]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探讨 [J].
沈小倩 ;
汤玉福 ;
孟春利 .
东北水利水电, 2002, (04) :29-30+35
[8]   洛惠渠灌区缺水原因与对策探讨 [J].
赵阿丽 .
防渗技术, 1999, (01) :23-25+34
[9]   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概述 [J].
金传良 ;
郭治清 ;
王敦春 ;
朱维斌 .
水文, 1996, (05) :2-8+66
[10]  
戴瑞庭主编.地方病知识问答[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