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斐伏尔:文学与现代性视域中的日常生活批判

被引:7
作者
陆扬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列斐伏尔; 日常生活; 文学; 奇迹; 现代性;
D O I
10.13613/j.cnki.qhdz.001771
中图分类号
I0 [文学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1 ;
摘要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可视为20世纪后半叶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就文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而言,列斐伏尔在归纳出19世纪以降的失败和挫折、二元对立、奇迹这三大文学主题后,推崇波德莱尔把目光转向当代日常生活,使奇迹题材见出了勃勃生机和原创精神。超现实主义也讲究奇迹,但它一方面终结了传统艺术对日常生活不屑一顾的傲慢,一方面也继承了19世纪文学对日常生活的攻击。奇迹的要害在于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事件陌生化,从而通过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酝酿日常生活的革命。就此而言,人必须首先变成"日常的人",然后才能变成"完全的人"。要之,后现代时间转换空间的特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点,以及文学愈益被边缘化的特点,都可望在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中追根溯源。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4+159 +1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Henri Lefebvre. .
[2]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Henri Lefebvre. . 1991
[3]  
Manifestos of Surrealism. AndréBreton. . 1977
[4]  
Intimate Journals. Baudelaire. .
[5]  
Existential Marxism in Postwar France:From Sartre to Althusser. Mark Poster. . 1975
[6]  
Intimate Journals. Baudelaire. . 1930
[7]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magined place. Soja.E.Thirdspace.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