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玻璃门”,打造“阳光政府”——评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与观念障碍

被引:7
作者
陈仪
机构
[1] 苏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例外事项; 服务型政府; 信息公开最大化;
D O I
10.16095/j.cnki.cn32-1833/c.2010.02.018
中图分类号
D630.1 [国家机关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各地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众多信息公开申请在申请事项"不属于信息公开范围"或"信息不存在"等借口前铩羽而归。这源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公开的例外事项规定得过于原则和不确定,也源于行政机关在践行信息公开制度方面的观念障碍和缺乏有力的司法监督。因此,必须从立法上对政府信息的例外事项予以更明晰的界定,同时加快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观念转变,并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济,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落实。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知情权及其保障——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例 [J].
章剑生 .
中国法学, 2008, (04) :145-156
[2]  
公众参与推动“阳光政府”前行[J]. 王健,杨子云.民主与法制. 2008(14)
[3]   论现代服务行政与服务行政法——以我国服务行政法律体系建构为重点 [J].
莫于川 ;
郭庆珠 .
法学杂志, 2007, (02) :62-67
[4]  
“政府信息不公开”第一案的价值何在?[N]. 法制日报. 2008 (003)
[5]  
究竟什么样的政府信息应公开[N]. 法制日报. 2008 (008)
[6]  
对“政府信息公开”不能止于期待[N]. 东方早报. 2008 (010)
[7]  
FreedomofInformation:SomeInternationalCharacteristics. MauriceFrankel. http://www.cfoi.org.uk/pdf/amsterdam.pdf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