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九段沙湿地不同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49
作者
周晓
王天厚
葛振鸣
施文彧
周立晨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九段沙湿地;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 土壤因子; 互花米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对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分布特征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选取6种主要生境的57个样方,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等群落特征。共记录到28种大型底栖动物,主要由甲壳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及昆虫幼体组成,优势种为谭氏泥蟹(Ilyrplaxdeschampsi)、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glabra)、堇拟沼螺(Assimineaviolacea)、绯拟沼螺(A.latericea)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uhoffmeisteri)。6种生境类型中以低潮位光滩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最为丰富,但其密度最低;海三棱藨草(Scirpusmariqueter)带底栖动物密度最高,并且其均匀度与其他生境存在显著差异;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带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与其他生境有一定差异,但种类数、密度和多样性处于平均水平,总体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长江口岛屿湿地的底栖动物资源研究 [J].
袁兴中 ;
陆健健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1) :37-41
[2]  
Local competitive effects of introduced Spartina alterniflora on Scirpus mariqueter at Dongtan of Chongming Island,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their potential ecological consequences[J] . Zhongyi Chen,Bo Li,Yang Zhong,Jiakuan Chen. &nbspHydrobiologia (incorporating JAQU) . 2004 (1)
[3]   长江口新生沙洲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J].
袁兴中 ;
刘红 ;
陆健健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2) :133-139
[4]   河口盐沼植物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J].
袁兴中 ;
陆健健 ;
刘红 .
生态学报, 2002, (03) :326-333
[5]   长江口九段沙植物群落研究 [J].
唐承佳 ;
陆健健 .
生态学报, 2003, (02) :399-403
[6]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生物资源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J].
袁兴中,何文珊,孙平跃,陆健健 .
环境与开发, 1999, (02) :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