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规划为主导的游憩影响管理模式探讨——论两种适应中国国情的游憩影响管理模式

被引:1
作者
骆天庆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科学与旅游系
关键词
游憩学; 游憩影响管理; 研究; 预先调控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6.3 [园林工程、经营和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既有游憩影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和应用实效进行了综述评价,并根据中国当前信息化程度低、游憩需求大于供给、游憩管理投入少及效率低下的具体国情,探讨游憩影响管理的改进办法,针对稳定型和快速发展型游憩系统,讨论提出将游憩影响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分别以设计改进和阶段性发展规划为手段、着眼于预先调控的两种游憩影响管理模式,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基于决策分析的游憩影响定量评估方法——游憩影响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二) [J].
骆天庆 .
中国园林, 2006, (04) :68-72
[2]   基于统计科学的游憩影响定量分析方法——游憩影响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一) [J].
骆天庆 .
中国园林, 2006, (03) :82-86
[3]   从游客环境容量到LAC理论——环境容量概念的新发展 [J].
杨锐 .
旅游学刊, 2003, (05) :62-65
[4]   阶段概念化的动态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可操作性研究 [J].
骆天庆 .
规划师, 2000, (03)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