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缺乏的大麦突变体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

被引:56
作者
谭新星,许大全,汤泽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
关键词
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PSⅡ光化学效率,叶绿素缺乏的突变体,大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3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和早熟3号大麦(野生型)(DG)相比,黄化大麦(突变体)(LG)叶片Chl含量低,而Chla/b较高;光合速率低,表现量子效率低,而饱和光强较高,气孔导度较高;荧光参数Fo低,而PS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以及T1/2、Fm/Fo、Φe均高。以单位叶绿素计算,黄化大麦的PSⅡ电子传递活性和全链电子传递活性较高,而PSⅠ电子传递活性较低。推测黄化大麦PSⅡ的光化学效率增高可能是由于其PSⅡ向PSⅠ传递的激发能较少,是对Chl含量低的一种补偿。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7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