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荧光显微观察

被引:13
作者
毕克
包振民
黄晓婷
王珏
赵洋
胡景杰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
[2]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 山东青岛
[3] 山东青岛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华贵栉孔扇贝; 受精; 早期胚胎; 发育; 荧光显微观察;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5.02.022
中图分类号
S91 [水产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为探讨贝类杂交优势 ,利用HOECHST3 3 2 5 8对已固定样品进行染色的方法 ,连续观察了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受精的细胞生物学过程 ,初步证明了这 2种远缘扇贝种类之间进行杂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的成熟未受精卵子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中前期 ,部分来自华贵栉孔扇贝的异源精子可顺利进入卵子并激发后者完成 2次减数分裂 ,排出第一及第二极体。成熟的雌雄原核形成后完成融合过程 ,形成合子核 ,受精过程结束。大部分杂交受精卵及杂种早期胚胎可以正常发育 ,但其发育进程较种内近交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 ,具体表现在延缓性和不同步性 2个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虾夷扇贝×栉孔扇贝人工受精过程的荧光显微观察 [J].
杨爱国 ;
王清印 ;
刘志鸿 ;
张岩 .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03) :1-4
[2]   日本盘鲍与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研究 [J].
燕敬平 ;
孙慧玲 ;
方建光 ;
张榭令 ;
陈家彦 ;
张春利 .
海洋水产研究, 1999, (01) :35-39
[3]   温度对海湾扇贝与虾夷扇贝及其杂交受精、胚胎和早期幼体发育的影响 [J].
陈来钊,王子臣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94, (04) :1-9
[4]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s & Preston,1904)染色体核型 [J].
王梅林 ;
郑家声 ;
余海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0, (01) :81-85
[5]  
鱼类育种学[M]. - 百家出版社 , 楼允东,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