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的理论反思

被引:19
作者
张家骥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证明; 证明责任; 证明责任转移; 证明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一般认为,"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两者含义基本相同,且可以通用、互换,但实际上两者的内涵并非等同,不能简单地将两者作为相同概念混用。虽然分析哲学有这样的箴言:词没有固定不变的含义,它的含义取决于具体语境的上下文对它的具体委托是什么。但是作为法律术语,若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方能确定其含义,难免会在学术讨论中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甚至会在写作中因断章引用他人词句而导致己文辞不达意。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对证明责任及其相关概念争议的分析,探究证明责任的具体含义,并反思我国民事证明标准的界定。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证明责任概念解析[J]. 张卫平.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6)
[2]   证明责任概念辨析 [J].
陈刚 .
现代法学, 1997, (02) :32-38
[3]  
证据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保生, 2009
[4]  
民事证明责任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毕玉谦, 2007
[5]  
民事证明责任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李浩著, 2003
[6]  
证据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卞建林主编, 2002
[7]  
现代证明责任问题[M]. 法律出版社 , (德)汉斯·普维庭(H.Pruetting)著, 2000
[8]  
诉讼证据规则研究[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刘善春等著, 2000
[9]  
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 1999
[10]  
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李昌珂译,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