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旱作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被引:4
作者
彭琳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灌溉土壤; 早作; 土壤资源; 旱作土壤; 耕作土壤; 黄土地区; 黄土区; 土壤肥力; 土壤生产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旱作土壤主要是指降水量低(年平均降水量为250—500毫米)或降水虽足(年平均降水量为500—760毫米)但分配不均,又未进行灌溉的土壤。我国旱作土壤占总耕地面积的51.9%。黄土地区除林地、草地均为旱作土壤外,农田的旱作土壤占耕地总面积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黄土区土壤微量养分含量与分区以及微肥施用前景 [J].
彭琳 ;
彭祥林 ;
余存祖 ;
截鸣钧 ;
刘要红 .
土壤通报, 1982, (05) :26-28
[2]   黄土地区土壤氮素含量与提高途径 [J].
彭琳 ;
彭祥林 .
水土保持通报, 1982, (04) :30-35
[3]   陕西省黄土区土壤水分性质研究 [J].
汪正华 .
土壤通报, 1982, (02) :1-5
[4]   土粪和粪肥的增产效果及其施用条件 [J].
彭琳 ;
彭祥林 .
土壤肥料, 1981, (06) :29-30
[5]   (土娄)土旱地土壤硝态氮季节性变化与夏季休闲的培肥增产作用 [J].
彭琳 ;
彭祥林 ;
卢宗藩 .
土壤学报, 1981, (03) :212-222
[6]   豌豆在轮作中的培肥增产作用 [J].
彭琳 ;
彭祥林 .
土壤通报, 1981, (02) :4-6
[8]   关中红油土地区的轮作制 [J].
彭祥林 ;
李玉山 ;
朱显谟 .
土壤学报, 1961, (Z1) :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