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旬阳盆地下古生界热水沉积成矿地球化学

被引:29
作者
薛春纪
刘淑文
冯永忠
李强
王涛
朱经祥
吴邦朝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3] 长安大学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国土资源部开放研究实验室
[4] 资源学院
[5] 甘肃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6]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热水沉积; 成矿地球化学; 下古生界; 南秦岭旬阳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近在南秦岭旬阳盆地志留系中发现重要铅锌矿化,含矿岩系主要是下、中志留统弱变质含炭细碎屑岩和新发现识别出的热水沉积炭硅质岩、钠长石岩等;矿体呈层状与志留系整合产出,含矿层中有热水沉积硅质岩和铁碳酸盐岩。矿床REE地球化学反映铅锌矿石、硅质岩和钠长石岩的形成物质可能来自盆下源深处,成岩成矿作用具有热水沉积性质;岩矿石稳定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为深部来源,成矿流体中富含CO2(18.656~35.063mol%),成矿温度135~297℃;矿石S和Pb同位素组成反映S来源于深部,Pb来自盆地基底和沉积地层。受地幔热点控制的扬子北缘古生代伸展海盆中,热水沉积是旬阳盆地志留系铅锌成矿的基本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M].张本仁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
[2]  
秦岭板块金矿床.[M].卢纪英等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张国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4]  
大型构造与超大型矿床.[M].翟裕生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5]  
秦岭泥盆纪热水沉积.[M].薛春纪著;.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
[6]  
秦岭泥盆系铅锌成矿带.[M].祁思敬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
[7]  
秦岭热水沉积型铅锌(铜)矿床.[M].祁思敬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
[8]  
秦巴碱性岩.[M].邱家骧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
[9]   秦岭旬阳盆地下古生界钠长石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J].
刘淑文 ;
薛春纪 ;
李强 ;
朱经祥 ;
王涛 ;
赵国斌 .
中国地质, 2005, (03) :424-433
[10]   陕西南秦岭志留系中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朱华平 ;
张德全 .
地质找矿论丛, 2004, (02) :76-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