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武昌东湖鲢鳙鱼种的年轮形成及湖泊放养的规格问题

被引:9
作者
刘伙泉
谢洪高
黄尚务
黄根田
邓宝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江苏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鱼种规格; 生长率; 形成时期; 回捕率; 重捕率; 鲢鳙鱼; 东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武昌东湖鲢鳙鱼种的年轮形成和放养规格问题进行了研究。 东湖幼龄鲢、鳙的年轮形成时期是四月份,环片有规则的由稀疏转向紧密排列,同时伴随切割相是年轮形成的主要标志。Ⅰ和Ⅱ龄鲢、鳙,从各月份开始新的一年长度和重量增长,8月份为高峰期,10月份以后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冬季停滞生长。三种不同大小的鲢、鳙鱼种放养结果表明,它们的生长率和回捕率都是不同的,越大的鱼种,生长越快,回捕率也越高。为了提高东湖鲢、鳙放养的效益,建议提高放养鱼种的规格。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武昌东湖蒙古红(鱼白)和翘嘴红(鱼白)的食性及其种群控制问题的研究 [J].
朱志荣 ;
林永泰 ;
方榕乐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76, (01) :36-52
[2]   防止逃鱼用的拦网和拦栅的合理规格的研究 [J].
陈敬存 ;
华元渝 ;
邓宝玲 ;
黄尚务 ;
谢洪高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75, (03) :335-353
[3]  
家鱼人工生殖的研究.[M].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发生生理研究室著;.科学出版社.1962,